公告
首頁/公告
網龍首席執行官熊立:堅守教育本質 AI應用才能行穩致遠
孔子提出“因材施教”已經過去兩千五百多年,但這至今依然是全世界教育工作者追求的至高境界。在重慶舉辦的第78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上,網龍網絡公司旗下教育子公司華漁從多個維度展示了近年來深耕AI教育,構建個性化教學體系的探索成果;ヂ摼W教育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網龍首席執行官熊立博士認為,未來教育的發展應該是更具體驗性(Engaging)、更有效率(Efficient)、更有效果(Effective)的“3E”教育新形態,在AI、大數據等技術的賦能下,以優質教學內容為核心,以效果和效率考量為標準,為教與學提供個性化服務的“3E”教育新形態將更加富有發展活力。
熊立向重慶媒體介紹網龍以AI賦能“3E”未來教育的案例
專注以內容為核心的AI教育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超15億學生被迫停課,網龍第一時間加入支持“停課不停學”的工作。憑借多年來在數字教育領域積累的技術與資源,網龍旗下的教學產品幫助老師遠程授課,大量數字化的教學內容通過融合AI技術進行呈現、推送,增強了遠程教學的體驗性和有效性。
網龍AI教育機器人亮相教育裝備展
即便如此,手握AI技術的網龍也并非有恃無恐。網龍深知,在數字教育發展過程中,個性化教學的實現不單單受技術這一因素限制。熊立表示,當前AI教育的賽道主要有技術型和內容型,一家數字教育企業手中AI、大數據等技術實力再強,沒有優質教學內容作為支撐,一切也只是空談。因此,教育內容數字化生產是非常值得去探索的一個方向。目前,網龍已經構建了擁有海量優質課件、教案及習題等數字教學內容的資源素材庫,涵蓋人教版、北師大版、蘇教版、外研社版等在內的全國主流教材版本,覆蓋了學前階段、K12階段、中高職及本科在內的幾十個學科。在10月上旬舉辦的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數字絲路論壇中,網龍還對外發布了全球數字教育資源生產基地。
熊立表示,網龍正依托位于福州濱海新城的數字教育小鎮升級全球數字教育資源生產基地的產能,對外輸出更多融合AI、VR、AR等技術形式的優質數字教學內容。近期,網龍已經接到了多個國家級數字教育資源生產訂單,涉及11.66萬節AI課件,課件總時長超過220萬分鐘。
挖掘數據價值 驅動精準教學
隨著AI與教育的融合逐漸加深,技術領域的挑戰接踵而至,AI教育需要大量的教育大數據為其提供驅動力。在熊立看來,除了數字教育內容之外,實現AI教育的另一關鍵因素是依賴于對教育大數據價值的深度挖掘。然而,從教育大數據的采集到挖掘,需要一定數量與時間的累積,這是很多數字教育企業都面臨的壁壘。
網龍華漁教育展示旗下101智慧教室,其使用大數據和智能算法可實現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
挖掘教育大數據價值的目的是破解教育發展不均衡、教育決策粗放、個性化教學評測依據不足等問題,其核心是數據的分析和評測,具體包括:在統計的教育大數據中發現教學之間的關聯、診斷學習效果存在的問題、評測教學方案實施的方向。此前,網龍不僅參與協助打造全國教育統計信息系統二期(網絡報送版)項目,同時還對K12領域多門學科的知識點進行顆;鸾,制作了多達140萬個學習目標。熊立表示,網龍豐富的教育大數據采集分析經驗與大量的學習目標分析疊加,能夠充分挖掘教育大數據的價值,為教學過程提供更為精準、個性化的教學發展評估信息,F階段,網龍運用AI升級教育的征途才剛剛開始,對于教育大數據的深度挖掘,將成為其實現“因材施教”目標的關鍵環節。
技術應用應堅守教育本質
所謂計熟事定,舉必有功,AI教育亦是如此。然而,AI教育的發展現狀實則處于“計熟而事未定,舉而功可待”的局面,這也是各大數字教育企業不斷加速布局AI教育的原因之一。2020年是網龍的AI年,也是網龍布局教育“新基建”機遇年。目前,網龍已經構建出包括:AI教育機器人、AI課件、101教育PPT-AI助教、網教通、101電子課本,以及馳聲智能語音評測等AI教育產品矩陣。
然而,想要在AI教育賽道中搶占先機,產品只是基礎。能否真正理解AI教育、回歸教育服務本身才是本質核心。熊立表示,教育并非某種產品,教育的本質是服務,AI技術只是實現的工具或手段,而非最終的目的,這些工具或技術在幫助學生獲得知識、解決問題、啟發思維等方面的效果如何,才是最終需要被關注的重點。
“AI通過檢驗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可以建立學生動態畫像,推送匹配學生興趣或需求的教學內容,并通過測試進一步設計個性化的學習路徑,幫助調整老師教學行為。”熊立認為,沿著運用AI賦能數字教育發展的清晰路徑,網龍正朝著實現“3E”未來教育新形態目標不斷邁進,這不僅是AI帶給教育的價值,也是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